-
牙龈切除
牙龈切除即通过手术切除增生肥大,或者存在严重病变的牙龈组织(如深度不超过5毫米的后牙牙周袋、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等)的治疗方式。经过该方法治疗之后,牙龈的正常解剖结构得以恢复,有助于改善牙龈功能,还能减少牙结石和牙菌斑的堆积,维护牙齿健康。
牙龈切除项目信息
- 项目名称:牙龈切除
- 参考费用:500-1000元
- 整形部位:唇口舌
- 操作方式:切除术
- 疼痛感:微痛
- 手术时长:数十分钟
- 麻醉方式:局部麻醉
- 治疗次数:1次
- 见效时间:数天
- 康复时间:7-10天
- 是否可逆:是
- 效果维持:长久
- 1、患有药物性牙龈增生、牙龈纤维瘤等疾病,经过基础的牙周治疗之后,牙龈形态依然无法恢复正常
- 2、患有牙龈瘤,而且全身条件相对较好
- 3、在后牙区出现不超过5毫米中等深度的牙周袋、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等
- 4、智齿萌出后,牙龈覆盖于牙颌面上,且位置正常
手术禁忌症
- 1、牙龈存在较明显的炎症反应,没有进行牙周基础治疗,炎症还未控制
- 2、牙周袋过深,袋底已经超过膜龈联合
- 3、因年龄增长、外伤等因素造成的牙槽骨缺损或者形态不佳
- 4、位于前牙区的牙周袋
- 5、手术部位的附着龈太窄
- 6、因白血病比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造成的牙龈组织肥大增生
手术方式/过程
- 1、麻醉和标记:选择合适体位,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,测量牙周袋或牙龈袋的深度,标记出切口位置。
-
2、切开和分离:根据标记线切开,将牙龈乳头切断使牙龈和牙面分离。
- 3、去除牙龈:用刮匙去除多余的牙龈组织,对创面进行修整。
-
4、止血:修整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,并进行压迫止血,在切口表面覆盖敷料。
风险/副作用
- 1、出血:手术时过度操作,会对牙龈组织造成较大损伤,并引起血管破裂,导致出血,局部肿胀和疼痛也会更加明显。
- 2、感染:手术操作期间没有执行无菌操作、术后不重视伤口护理等,细菌会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,引发感染。
- 3、牙槽骨吸收:牙龈切除期间,牙周膜可能受到刺激,容易引起部分骨质吸收,导致牙龈退缩和牙齿松动。
术后护理
- 1、术后1~2天内,应以流质、半流质以及较软的食物为主,如牛奶、鸡蛋汤、鸡蛋羹等,不宜吃过冷、过热、辛辣或者坚硬的食物;
- 3、24小时内不要刷牙,一周内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坚持漱口,每天3~5次;
- 4、如果需要服用抗菌药物,如盐酸克林霉素胶囊、替硝唑胶囊等,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,不能擅自更改用药量或者停药。